您现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专题专栏 > 党建工作 > 党建园地
《千年包公》观后感--基础课教学部王薇
发布时间:2016-06-13来源:安徽安庆技师学院浏览:619 次
【字体大小:

历史是最好的老师,学史可以看成败,鉴得失,知兴替。观看《千年包公 》之后,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我觉得受益匪浅,此纪录片的制作和播出正当其时,它将为建设风清气正、为民务实的作风建设吹响嘹亮号角。

 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,包公集清官、忠臣、名探、神于一体,成为公平与正义的化身,是万民景仰的“包青天”。在民间传说、戏曲舞台和影视剧中,他不仅秉公执法、断案如神,还能上天入地、服妖降魔,代表着中国民间传统中的最高人格化期许,千百年来,无人与之比肩。包公以清廉刚正形象传世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秉公办事、坚持正义的官员,便常用“包公再现”、“铁面包公”等话语表示肯定,在自己碰到纠纷或官司之类的麻烦事时,也总是希望能遇到像“包公”一样的好官、清官。这就是在许多普通百姓心目中存在的“清官情结”。面对“清官情结”,我们既要看到民众对官员清廉正义、刚正不阿的外在要求,同时更应该看到这情结背后所隐含的要求领导干部依法行政、依法办案的法治意识。

 党员要做廉政建设的带头人,用传统的话说,廉政就是“一身正气,两袖清风”。所谓正气,就是忠于职守、坚持原则、秉公办事、不徇私情;所谓清风,就是不贪财肥私,不贪赃枉法,不以权谋利,不沾公家一分便宜。古代官服的肥袖可以载物,两袖一抖,常常抖出赃银贿财,而像包公一样的廉吏只能抖出“两袖清风”。用现在的话说,廉政就是堂堂正正做人、清清白白做官、干干净净做事。

 孔子在《论语.子路》中讲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”; “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,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,公则民不敢慢,廉则吏不敢欺,公生明,廉生威”,也分外凸显出包公的为官之道在当今社会依然值得遵从的价值。

 历史滚滚车轮驶入现代化新时代,我们广大党员教师也需要廉洁奉公、勤政为民。率先垂范,正本清源,大力弘扬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,在廉洁文化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,用心去教好书,育好人。我们作为教师,“民”就是指学生,“为民”,就是我们的工作都是围着学生转,从学生的利益出发,做到真正地爱学生。学生是我们的工作力量的源泉,我们的工作处处为学生着想,以生为本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在我们的工作中多一些爱心、耐心、细心,给那些需要关注和关爱的孩子多一些关注,多一些关心,即使微弱的一点爱的阳光,哪怕一个微 笑,一声问候,一句鼓励的话语,也许就能唤起她们拥抱生活的勇气,鼓起他们远航的风帆。身为担负教育和传授知识的教师,我们必须义无反顾、扎扎实实的搞好本职工作,着力于从细小的实事做起,本着无愧于心的宗旨,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,务实工作,不断进取,廉洁自律,教好每一个学生。教育新一代的工作责任大、担子沉,需要我们一丝不苟、精益求精;需要不断发现工作新情况、新问题,需要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“水滴石穿”的精神诠释坚毅和执着!用我们的耐心和爱心默默的为学生一张张可爱天真的小脸付出。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人民教师的精神。

 现如今,我们都在提倡改进作风,勤政廉政,就是要精心锤炼,潜于自身修养。身为教师,站在教育一线,虽然没有“高、大、上”的权力,但我们却使命责任重大。作为廉洁文明的倡导者、传播者和实践者,在如今纷繁复杂的社会条件下,去抵制各种诱惑,树立高尚师德,做到教好书与育好人同步,做清廉、幸福的人民教师!

 

基础教学部党支部

王  薇